一、案例來源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導體與絕緣體”一課中,從設計到課堂實施都貫徹落實“六要素”教學方式,切切實實地提高課堂的實效性。課堂上具備“知識—能力—情意,互動—主動—能動”的“六要素”,從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過程、方法等方麵呈現,真切地落實了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的最終要求。
二、教學設計簡介
(一)教學思維方式設計
讓學生在一堂課的學習中有所收獲與發展,首先就要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基礎,也就是確定教學的起點,了解學生對本內容或學習任務已經具備的有關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以及對有關學習的認識水平、態度等。教師根據教學對象的實際能力確定教學的起點,順著學生的基礎和思路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在課前對學生的已有知識能力的基礎進行前期診測:本節課的內容是在此前《做個電路檢測器》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做“電路檢測器”的時候,學生就已經掌握其工作原理,知道電路中出現有故障的地方小燈泡不會亮,而在沒有故障的地方小燈泡就會亮。
因此,設計本課的導入部分需要利用生活的小案例,鼓勵學生在身邊尋找解決的材料和方法,對學生的相關知識經驗做一個初步的診測。學生會根據生活經驗選擇金屬作為解決的材料,但是,為什麽這樣選擇,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就不能很好地進行理解和描述。
接著,把電路檢測器運用到此課的學習中,讓學生進行有計劃的探究和檢測:如果物體導電,電流就會在通過物體時使小燈泡發亮;如果物體不導電,電流就不會通過物體,小燈泡也就不會發亮。通過一係列的檢測活動,學生能感知物體有否導電,並對這些發現進行分析和歸納,進一步對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進行科學、正確的描述,也就是有的物體易導電,是導體;有的物體不易導電,是絕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