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六要素”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案例8 中學化學學科教學案例

字體:16+-

一、案例來源

人教版《化學1(必修)》第二章第3節:氧化還原反應(第一課時),由廣州市玉岩中學胡曉敏老師執教。

二、教學設計簡介

(一)教學思維方式設計

1.知識目標

(1)通過對常見元素原子結構的分析,知道元素化合價與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關係。

(2)根據實驗事實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其表現為元素化合價的升降。

(3)通過對四種基本反應類型、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分類標準的比較,知道化學反應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各種分類方法由於劃分的標準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規律。

2.能力目標

(4)熟記常見物質的化合價,並能通過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的方向、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被氧化和被還原。

(5)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的學習,體會分類研究能夠更好地掌握物質變化的規律,完善物質變化觀。

(6)通過從電子轉移的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進一步感受微觀粒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完善微粒觀。

3.情意目標

(7)感受到化學變化是有規律的,增強化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8)從氧化和還原這一對典型的矛盾中,領悟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充分認識到了此概念的功能和價值,注意了教學內容的範圍控製和教學難度的把握,重視了知識點的落實和方法的滲透,也關注了學生的認知水平。目標的設置是恰當、合理的。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能感受到認知視野的開闊,而且借助實驗,直觀感受“電子的失與得”“化合價升高與降低”“氧化與還原”等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麵,它們是同時發生、並存的過程。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是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悄然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