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是促使靈魂的轉向,並用力將靈魂往上拉,引導達到高處的真實境界。這種心靈的提升,實際上就是人生態度的轉變,人生境界的升華。而成功的班級文化建設好比一艘船,載著我們的學生乘風破浪、悠然自得地到達幸福的彼岸。
蘇霍姆林斯基說:“隻有創造一個教育人的環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作為一個班集體學習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環境的優劣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從2012年開始在“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所好學校”的行動理念的指引下,我校開始創建有性格的教室,力求通過教育時間與空間的不斷轉換,相互影響讓教室成為獨具生命活力的教育空間,不同的教室有著不同的文化,開放、民主、自由的空間更有助於煥發學生的生命活力。
我們班有一塊黑板坐立窗台,它是我們的朋友,也是一個欄目“請您欣賞”,學生自願摘抄,可以是名言,可以是自己的感悟,然後親自執筆,以予我們共享。漸漸的,語言的力量顯示出來,並不斷強大,還真有心靈為之一震的感覺,心為所動必行有所為。這種無聲的教育,浸潤著我們的靈魂、洗滌著我們的塵埃。如:“做人要知足、做學問要知不足、做事情要不知足。”“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我也提供過:“不要讓不快樂在體內保持鮮明和熱度,盡快放走它,真正擁有生命的新鮮和豐富。”學生看後,有的竊竊私語,有的情不自禁:“真是應該這樣。”我暗喜:這就是文化的魅力。還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學生不解,我詮釋:要想恭敬、謹慎待人,要想給予別人快樂,自己首先要有一定的修養為儲備,當你很富有了,你就不會對別人失禮,你就不會做事總擔心老師是否看著你,你會很坦然,你也就具備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應該是教育的較高境界了。因此,提高個人修養應是終身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