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要懂得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從現在開始重新認識學生,他們不是誰的私有財產,而是社會的人,即使是“小人兒”,也要受到尊重。因為在人格上他們是獨立的,是平等的。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情感、思想、個性、差異……隻有在思想上先尊重學生,才能在行為上平等對待學生。我們要不斷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鞭策自己,指導自身的教育行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學著尊重孩子,這是教師首先應該做到的。尊重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其次是要牢記教育是一種責任。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瞧,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絕不是教育的全部,由愛升華為責任——對孩子的一生負責,這才是教育的真諦。老師的責任心不單純對事業,對學生,更是對社會的。因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對兒童的教育是要肩負起社會的責任。我始終認為教書育人是一份沉甸甸的重擔,教師不光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育人是根本,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關鍵。教師每天所說的話,每日所做的事,點點滴滴都落在學生的眼中,印在學生的心裏。來到學校,每時每刻都有學生在監督教師是否為人師表。作為教師,沒有權力放縱自己的言行,時時刻刻要注意率先垂範,言傳身教是教師的責任。
再者,讓教育充滿人性。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李鎮西老師寫過一本書——《愛心與教育》。他指出“愛心教育”就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對學生,要給以更多的人文關愛。如果一個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愁雲慘霧裏,入耳的是咆哮,入眼的是憤怒,入心的傷害,這樣的生活難道不是在挫傷孩子的心靈嗎?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麵臨這樣的處境,作為家長,又怎能不憂心忡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