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節奏很快,快到很難保留一份優雅的心境,所以與優雅無關的話題,從未停止。
一天,看到朋友發來的試卷截圖,頓時樂翻。第二天我就把此題帶給同組老師——括號裏填恰當詞語。( )的人流,大家都覺得題出得別扭,勉強作答:(著急)的人流,(熱鬧)的人流,(潮水般)的人流,(川流不息)的人流。我嚴肅地說:“本人公布一個學生的答案——(無痛)的人流!”一秒鍾的瞠目結舌後,大家樂得人仰馬翻。
與優雅無關的話題還在繼續,我們回想起20世紀90年代初期,全國轟轟烈烈搞課改,語文強調閱讀與積累,考試的題型也遵循大綱在變化。當年出現了新題型,諸如:寫出帶有動物的成語,寫出帶有山水的詩句,我們不敢懈怠抓緊練習。
一天,辦公室一位老教師怒氣衝衝帶著一個孩子,回到辦公室,“啪”一張卷子拍到桌上,“你說,寫帶有人體器官的成語,能寫什麽?”孩子惴惴不語,“你說,你說,這是嗎?”老師怒不可休再次拍向桌子。這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老師對他期望值很高,組內氣氛緊張,大家沒敢勸。隻聽孩子小聲說:“是啊。”老師大怒,語調直線上升:“您倒是給我講講‘聞雞起舞’哪有人體器官?在哪兒呢?哪兒呢?”老師連聲質問,大家啞然,辦公室死一般沉寂。孩子一臉無辜地看著老師,惴惴道:“有啊。”邊說邊怯懦地用小手指著自己的小屁屁。老師們終於忍不住爆笑。
由今天“(無痛)的人流”回顧到昨天的“聞雞起舞”,我們笑後心生悲哀。我們的教育怎麽了?為什麽要用一張試卷來束縛孩子的思維與創造呢?是無良的小廣告在作怪,還是評價的標準太單一?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們所教的知識並不高深,為什麽還終日使自己疲憊不堪,把孩子累得叫苦連天。我們帶孩子學自己的母語本應是本土滋生熱衷,卻不及全民學英語的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