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具有社會性,需要交往,需要心理滿足,孩子們要學會交往,首先要學會欣賞同伴,大方地給予同伴誇讚,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才能收獲更多的友誼和智慧。校園開放日的美術課上,梁老師帶著孩子們做窗花。在梁老師的指導下,一張張窗花在孩子們的巧手下誕生。孩子們爭先將自己的作品送到講台前展示,投影打出了作品,有一張窗花剪得格外精細,抬頭看實投的孩子,一臉羨慕和讚歎。為引起更多孩子的關注,梁老師問:“這張窗花剪得怎麽樣啊?”又有一些孩子抬起了頭,發出“哦”的聲音。“剪得這樣好,我們應該怎樣啊?”梁老師追問孩子們似乎還沉浸在欣賞之中,空氣凝固了10秒鍾,教室裏有著瞬間的尷尬。突然坐在後麵的一個男生,麵帶微笑大聲地說:“應該給他掌聲啊!”話一出口,家長們都樂了,掌聲四起。
當今我們的工作、學習節奏越來越快,我們會用最簡單、最快捷的語言告訴孩子們正確的思考是什麽,正確的做法是什麽,孩子們潛移默化中也會用這種方式去交流、去交往,孩子們對他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由此看來,美術課上的“應該給他掌聲”的語言顯得彌足珍貴。
開放日後,我給孩子們講了個故事:李鴻章家的廚子,廚藝高超,但從未得到過李大人的一句誇讚,甚至是一個讚許的眼神。一日廚子燒了一隻鴨子,隻有一條腿,李大人質問:“怎麽隻有一條腿啊?”廚子肯定地說:“鴨子隻有一條腿。”李大人大怒:“一派胡言。”廚子不緊不慢地說:“不信,您去院裏看看。”李大人來到院子,鴨子臥在地上,看起來真像隻有一條腿,李大人揮起大手,“啪啪”一通拍,鴨子全站起來了,“還敢說鴨子隻有一條腿嗎?”廚子不緊不慢地說:“那是因為您給了他掌聲。”李大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