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近民辦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

【觀點】 “產權不清阻礙民辦教育發展壯大”

字體:16+-

——訪傅正泰

魏娜

又是一年一度開學時。今年,北京城市學院跟往年一樣,生源爆滿,許多外地的學生更是爭搶入學名額。校長傅正泰卻一臉憂愁地對記者說:“連續兩年我們每年招7000多個學生,現在學校最大的困難是人多地少。”與其他民辦大學生源不足的問題相比,北京城市學院麵臨的問題卻是過多的學生如何安置,如何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而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條件需要兩個因素,一是土地,二是資金。

如今,發展勢頭良好的北京城市學院卻在以上兩個問題上遭遇尷尬。“前年我們就準備在昌平買500畝地,項目建設的3000萬定金已經付給了當地鎮政府。但至今土地仍然沒有批下來。”傅正泰告訴記者,現在城市學院已經安排專人去市規劃局跑這件事,但不知道何時才會有結果。

對於一個兩萬學生規模的民辦大學來說,最困惑的問題還有資金,而事實上無數的資金曾在城市學院的門外徘徊。但因為學校的產權歸屬問題一直沒有理清,大量的資金隻能是望而卻步。據傅正泰介紹,北京城市學院的前身海澱走讀大學,是傅正泰發起組織的,隻是當初迫於無奈,隻好以北京市海澱區政府的名義開辦。而最初辦學的五萬元是傅正泰向清華核能研究所借的。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撤銷了海澱走讀大學建製,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北京城市學院。問題隨之而來,傅正泰和海澱區政府對學校原有的產權歸屬產生了分歧。傅正泰認為,學校辦學的經費是由自己籌措的,甚至為了還貸款利息,還曾經去炒股賺錢,所以產權理應歸自己所有;海澱區政府則認為,當初傅正泰所借的五萬元的欠條上蓋的是海澱走讀大學的印章,而海澱走讀大學名義上的主辦方是海澱區政府,因此學校原有的產權應歸海澱區。到目前為止,問題擱置,學校的產權關係尚未理清,這嚴重阻礙了招商引資的進程。傅正泰稱,投資者都要求學校要產權清晰,隻有這樣才能獲得合理回報。學校現在為了這件事情非常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