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教育史

第三節 德國的教育

字體:16+-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德國教育

自1871年統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教育史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德意誌帝國時期(1870—1918)、魏瑪共和時期(1919—1933)和納粹統治時期(1933—1945)。19世紀末德國加快了經濟發展的步伐,“為國家服務”的民族主義精神成為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開始改革學校教育製度,德國社會和教育中長期存在的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逐步演變為法西斯專製主義。在納粹統治時期,德國教育成為法西斯專製統治的重要工具。

(一)德意誌帝國時期的教育

德意誌帝國時期,德國的教育已經形成了典型的三軌製,並在這種製度下產生了國民學校、中間學校和文科中學三種學校類型,其中文科中學地位較重。德國這一時期的教育與歐洲其他國家一樣具有明顯的等級性和階級性。19世紀末受新人文主義的影響,德國開始了對中等教育的改革:一是減少文科中學古典語言的分量,並在其他中學增加自然科學和現代語言課程;二是出現了兩類學術性中學,即實科中學和文實中學。進入20世紀,德國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1901年,德國召開教育工作者大會並進行教育改革,宣布文科中學、實科中學和文實中學的地位相等,三所中學的畢業生具有同樣的權利投考大學和其他高等學校,從而有機會被培養成為上層官吏和高級統治人才。這次教育工作者大會還對這三類學校的教學計劃做了一些調整,規定文科中學注重古代語言,實科中學注重現代語言和現代自然科學,文實中學則三者並重。

(二)魏瑪共和時期的教育

1919年,德國廢除君主政體,建立了魏瑪共和國並通過了《魏瑪憲法》。為了貫徹《魏瑪憲法》的精神,1920年年初政府頒布了《關於基礎學校和撤銷預備學校的法令》,決定設立對所有兒童進行國民教育的國民學校,並在此基礎上設立中間學校和高級中學。1920年6月,德國召開全國教育會議,內務部部長科赫的開幕詞強調了德國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務。為落實這些任務,科赫強調要建立和擴充統一學校,保證德國教育事業的統一性;改革學校教育,使與學校關係密切的團體和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參與學校的管理。科赫的報告反映了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主義思潮的高漲。這次大會還討論了學校係統組織、師資培訓和教學方法等問題,推動了這一時期德國教育的改革,對以後德國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