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複興從14世紀開始,發展至16世紀在西歐達到了頂峰。在兩個世紀的時間裏,歐洲的知識分子和普通民眾都經曆了一場對人存在方式和存在價值的探討。人應該直接麵對世俗生活,追求現世的幸福和個人自由成為人們在文藝複興運動中獲得的最大成果。可是,這種人存在的新價值與中世紀以來的西歐人堅信的天主教信仰發生了衝突。最終,一場前所未有的宗教改革在西歐爆發,推動了整個歐洲信仰格局的變化,也徹底改變了人們的靈魂世界和價值世界。西歐的教育也隨著這場宗教改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宗教改革與西歐文化重建
宗教改革是西歐文明信仰世界的一次重建。中世紀以來,天主教的發展已經到達頂峰,創建出一套以羅馬教皇為核心,以分布於整個西歐的教會組織為依托的宗教信仰體係。以羅馬教皇為核心的天主教廷成為上帝在世間的代言人。教皇和教廷可以代表上帝的意誌,可以決定任何一個人的信仰狀況,甚至能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夠上天堂。教廷建立了一套以禁欲主義為基礎,否定世俗價值、否定個體思想自由的宗教道德體係,用以限製個體的信仰與思考的自由。此外,天主教會還通過教會法庭和宗教裁判所將提出不同思想的人定為異端,對其進行殘酷的迫害和殺戮。
隨著文藝複興運動的深入發展,許多天主教修士和知識分子發現了深藏在信仰深處的矛盾。天主教會的很多教條、宗教道德、宗教禮儀與人們內心渴望的自由信仰相衝突。當很多人發現天主教會出現極度腐敗的時候,這種思考變成了一種改革的呼聲。
1517年,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在德意誌地區最早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改革後的基督教派為區別於舊有的天主教自稱為新教,路德宗成為新教的第一個宗派。此後,加爾文在瑞士進行宗教改革建立了加爾文宗;英王亨利八世在英國推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國國教安立甘宗。通過西歐持續不斷的宗教改革運動。不同新教教派的力量不斷增強,天主教會逐漸失去了其在信仰領域大一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