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簡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孑民,浙江紹興山陰縣人。我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幼年接受傳統教育,17歲中秀才,之後在家鄉任塾師,開始接觸西方文化。1889年考中舉人,1892年殿試中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維新變法失敗後,憤於清政府的腐敗,辭官歸鄉,開始從事教育活動。
1898年,蔡元培受聘於紹興中西學堂監督(即校長),提倡學西學。1901年聘為南洋公學特班教授,向學生宣傳新思想。1902年,與章太炎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國教育會,蔡元培被選為會長,逐漸把辦教育和從事革命運動結合起來。之後,又相繼創辦了愛國女校和愛國學社,蔡元培任總理,並親自兼課,傳播革命思想。1904年,上海成立光複會,被推為會長。1905年,光複會並入同盟會,蔡元培任同盟會上海分會負責人。1907年,到德國萊比錫大學留學,研究哲學、美學和心理學等。1912年1月,回國被任命為南京臨時政府首任教育總長。任職期間,改革封建教育,貫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後不滿袁世凱的專製獨裁,於7月辭去教育總長之職。辭職後再赴德國、法國留學。在法國,1915年,蔡元培與李石曾、吳玉章等人組織成立勤工儉學會,次年又發起華法教育會,擔任中方會長,積極推動國內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916年年底回國,直至1923年1月,出任北京大學校長,進行了全麵改革,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1927年被任命為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推行大學區製失敗,1928年辭職,僅保留中央研究院院長一職,致力於教育學術研究。抗日戰爭爆發後,蔡元培積極主張抗日,與宋慶齡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營救進步人士。1933年,與李公樸、陶行知等人發起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會。1937年,移居香港,1940年3月5日病逝於香港。毛澤東發唁電“孑民先生,學界泰鬥,人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