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唐時期的文教政策
(一)崇儒興學
自東漢後期至魏晉南北朝,社會動亂,儒學地位下降,佛教、道教日益興盛。到隋朝建立以後,政府逐漸認識到儒學在和平統一時期教化百姓、培育人才方麵的巨大作用。從隋文帝開始,隋政府積極提倡儒家教化,統一思想,下令廣泛征集儒家經典,並以高官厚祿禮聘天下儒士集於京城,下令自京城至州縣均設學校,隋文帝還親自至國子監參加典禮。
唐高祖在開國之初,就“頗好儒臣”。為了提高儒學的地位,在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各一所,四時致祭。624年頒布《興學敕》,要求“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唐太宗更是登基前就在王府內設立文學館,召集房玄齡等十八名儒為學士。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下令以孔子為先聖,以顏回為先師,並令各州縣學設立孔子廟。貞觀十四年(640年),令孔穎達會同諸儒撰寫《五經正義》,頒行天下。這是曆史上第一部由官方頒布的經學權威著述,成為全國官學的統一教材,學校成為施行經學教育的場所。同時,也再次統一了儒學,基本上結束了儒學內部的派別之爭,維護了儒學的統治地位。唐以後諸帝在文教上也基本上執行尊崇儒術的政策。
(二)兼融佛道
隋唐崇尚儒術,與此同時也兼重佛教和道教。特別是佛教,在隋唐朝時期得到了很大發展。隋文帝和隋煬帝大力提倡佛教,甚至一度廢太學、四門學及州縣學,命天下諸州建佛塔,興佛教。因此隋代佛教的地位超過了儒學,隋朝也成為當時佛教研究的中心。隋朝在提倡佛教的同時,對道教也予以一定的提攜,但不及佛教的地位高、影響大。
唐朝注重平衡儒、佛、道三者的關係。從整體來看,佛教在唐朝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而道教則由於李唐皇室奉道家開創者老子為始祖,受到維護支持,空前活躍。唐高祖在一份詔書中就宣稱“三教雖異,善歸一揆”[1]。唐太宗認為三教殊途同歸,支持玄奘譯佛經。武則天也認為“佛道二教,同歸於善。無為究竟,皆為一宗”[2]。整個唐代,儒、佛、道三教雖間有此消彼長的矛盾,但總的來說形成了政治上儒術居於主導地位,佛教和道教作為信仰和精神寄托共存的局麵,為宋明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