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27—約97),字仲任,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是東漢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洛陽太學求學期間,曾師事班彪。此後,王充出任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從屬職務,後辭官回鄉,以教書為生。他一生在政治上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便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時間用來著書立說和從事教育活動。王充的著作中僅《論衡》一書現存,其宗旨是“去偽存真,疾虛立實”。
一、論教育的作用
王充與董仲舒類似,把人性分為三種:有生來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來就惡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無善無惡,或善惡混雜的人,是中人。但不同的是,他認為人性的善惡,並非受命於天,而是由自然的“氣”構成的,人性“秉氣有厚薄,故性有善惡”。他繼而認為生來就善或惡的人很少,絕大多數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過教育使之定型。生來就惡的人也可以通過教育使惡為善。總之,在他看來,人的善惡在於教育。因此,他特別強調統治者應該重視教育,發揮教育在治國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二、對經學教育的批判
(一)“疾虛妄”的倡導
王充所處的時代,是漢代實行“獨尊儒術”政策達百年之後,儒家思想已逐漸偶像化,並確立了天人感應、讖緯迷信的宗教神學體係的時代。在這種背景下,王充作為一位唯物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高舉“疾虛妄”的旗幟,對當時的經學教育進行了批判與駁斥。王充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一是虛妄之言,揭露充斥於五經傳記的陰陽災異和神仙鬼怪,主張用自然知識來駁斥偽說和迷信。二是誇張增飾之言,揭露傳記中的浮誇不實之詞,主張應用文獻以曆史事實駁斥那些歪曲曆史的偽書。
(二)距師、問難
“距師”即與師保持距離,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師,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西漢中期以後,儒學定於一尊,被立為官學,許多儒生把研習儒家經典的經學當作仕進的敲門磚。他們隻知死守師門家法,學習五經不求甚解。王充曾批判當時的學風:“世儒學者好信師而師古,以為聖賢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8]認為當時儒者總是喜歡迷信老師崇拜古人,而不知道去辯駁和“問難”,這是一種盲目迷信的惡習。“問難”不同於一般不明白時的提問,而是質問,提問者是經過個人思考,有自己的看法。為了反對迷信聖賢的習氣,他寫了《問孔》《刺孟》等文章,提出:“苟有不曉解之問,造難孔子,何傷於義?誠有傳聖業之知,伐孔子之說,何逆於理?”[9]大膽地向孔孟問難。不僅對於掃除東漢教育上的迷信、煩瑣、僵化之風有積極意義,也是對師生關係上的一種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