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前179—前104),漢廣川(今河北棗強)人,是西漢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自幼對《公羊春秋》與《易經》有特別的研究,學識淵博。漢景帝時,他因專精《春秋》而被選任為博士。公元前140年,董仲舒接受漢武帝的策問,逐一回答了漢武帝關於治理國家的思想理論和方略的三個策問,一舉成名,被漢武帝封為中大夫。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天人三策”。後任江都相和膠西王相,中年收徒講學,“下帷講誦”,開始教育生涯。其教育思想理論為後世統治者采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著作流傳至今的有《春秋繁露》一書。
一、論教育的作用
(一)人性論和“性三品”
董仲舒繼承了先秦儒家通過探討人性來說明教育作用的思想。在人性論問題上,他調和孟子和荀子的“性善”論和“性惡”論,認為人生來就具有性和情兩個方麵,性屬陽,是善的;情屬陰,是惡的,也就是人具有善和惡兩種性。善是教育的結果,必須通過教育,防止惡性,培養善性。他批評孟子的“性善”說,認為孟子既然說人性已善,那就沒有教育的必要了。
董仲舒還明確提出了“性三品”說。他把人性分為“聖人之性”、“中民之性”與“鬥筲之性”。他把“聖人之性”當作上品,這種人生來就是善的,如黃帝、孔子、周公等,他們製定社會標準和內容,且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鬥筲之性”為下品,沒有善資,隻能采用刑法對待他們,不必進行教育。這兩種人,都是極少數的人。隻有“中民之性”代表了萬民之性,待聖王教化以後才能成善。董仲舒把這些人說成是待王教而後善,目的是要為“任德教而不任刑罰”的治術主張提供人性論的依據。因此,董仲舒認為隻有加強對“中品之人”的教育才能穩定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