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學派始於春秋而盛於戰國,因以“道”為關注的中心問題而得名。創始人老子(約前571—前471),又稱老聃、李耳,字伯陽,楚國人。曾為周朝的守藏史,聞見廣博,富有智慧。與儒、墨、法各家積極入世的“有為”思想不同,老子主張“自然”、“無為”,其思想以哲學思辨見長。晚年隱居,著有《道德經》五千言,即《老子》。老子之後,道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莊子,與老子並稱為“老莊”。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國人。他發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學,鄙棄名利,崇尚自然。代表作《莊子》,現存33篇。
一、論教育作用
老子認為,道,是萬物之本源,是“天下母”。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應當取法於“道”,教育同樣要以“道”為根本。道的本質特征在於自然無為,順應萬物而不加幹涉。因此,教育不是在人身上施加文明影響的過程,而是把得之於社會的影響逐漸損棄的過程,也就是“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61]。莊子提出,名和知是人生的兩大凶器,教育不應使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盡的知識,那樣隻會使人的心靈疲憊不堪。教育的作用在於使人“複歸於樸”,也就是回複到如嬰兒般無知無欲的素樸狀態。
在道家看來,通過教育使人返璞歸真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道德、知識、法律等智慧文明的產生發展過程,正是人類不斷墮落的過程,“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貞臣”[62]。文明帶來了社會罪惡,為了去除罪惡就必須拋棄文明——絕仁棄義、絕聖棄智、絕巧棄利。為此,老子倡導“無為”,主張行“不言之教”。“無為”,並非消極不為,而是不憑主觀意誌強為。教育要依據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創造條件,促使事物自行發生變化。無為則無不為,如此才能消除社會動亂,實現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