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學派產生於戰國初期,由孔門儒學分化發展而來,與儒家對立,並稱“世之顯學”。創始人墨子,名翟,魯國人(一說宋國人),生卒年無從確考,約在公元前468—前376年。出身微賤,生活簡樸,代表“農與工肆之人”的利益;精於手工機械,具有豐富的科技知識。墨子曾“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自立學派,成為學術史上第一個批判儒家的思想家。儒墨兩大學派的論戰,真正揭開了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序幕。墨家學派弟子眾多,大部分來自於勞動階層,組織紀律嚴格,富有團結精神和俠義之風。漢代儒術獨尊,墨家思想由此成為絕學。現存《墨子》一書,為墨子的學生及後學所作,共53篇,是研究墨家教育思想的主要材料。
一、論教育作用
(一)教育的社會作用
墨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個“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他認為,社會衝突的根源就在於人的“自愛”和“自利”。有力氣的人不肯以勞助人,有資產的人不願以財分人,有道義的人不想以教益人,結果是“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亂者不得治”[51]。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關鍵在於“兼相愛,交相利”。兼相愛,是為了打破等級差別;交相利,是為了實現“天下為公”。教育正是實現兼愛社會的必由手段,“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義,而教天下以義者功亦多”[52],教育通過教天下人知義而實現社會的完善。
(二)教育的個體作用
墨子反對天命論,認為人性是在後天的環境和教育中形成、變化的。他以染絲為例,說明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品性形成所具有的重要影響,“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53]。人的天性如同待染的素絲,成為什麽顏色取決於染缸中有什麽樣的染料。既然人的善惡是後天環境和教育習染所致,並非先天命定,所以,人人都可以受教,人人亦應該受教,而且對於環境和教育必須加以謹慎選擇。與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觀相比,墨子的“素絲說”更明確且富有天賦平等的色彩,其社會意義也更趨於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