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本是奴隸社會的一種職業,從事該職業的人具有專門的知識和技能,通過為富貴人家“相禮”謀生。春秋時期,孔子承襲西周的禮製宗法思想,建構起一套雖不甚嚴密但頗具影響的思想體係,由於主張禮治,故被後人稱為儒學。孔子之後,儒家發生分化,出現眾多支派,其中“主仁義”的孟子和“重禮樂”的荀子成為其中的佼佼者,為儒學的兼收並蓄、持續演進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者。孔子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3歲喪父,家境貧寒,自幼聰穎好學,四處尋師求教,博習詩書禮樂。30歲時,正式招生辦學,開啟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孔子的私學相當成功,社會影響甚廣,門徒日眾。約40歲時,創立儒家學派,通過講學活動大力宣傳自己的學說。在50歲,獲得了從政機會,先後任魯國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由於與當時的執政者季桓子政見不一,被迫棄官,率弟子周遊列國曆時14年。在此期間,孔子一麵進行政治遊說,一麵堅持講學不息。68歲,受禮聘返回魯國,專注於教育和古代文獻的整理,完成了六經的編撰工作。孔子的思想學說和生平事跡,由弟子們記錄匯編成《論語》一書,《論語》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
(一)論教育作用
孔子認為教育對於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教育是立國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論語·子路》中記載,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在這裏指明“庶—富—教”是建設國家必經的三個階段。在具備了一定數量的人口、富足的物質生活的基礎上,進而教化國民明禮儀、守道德,國家方能強盛持久。從三者的先後順序中,可以發現孔子強調“教”必須建立在“庶”和“富”的基礎之上,缺乏必要的人口和經濟基礎,教育的社會作用將難以有效發揮。其次,教育是治國安民的一項重要手段。《論語·為政》中記載,“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要想使百姓知廉恥,而且甘心情願地歸服,治國者應該重德政而輕刑罰。教育是推行德政的得力工具。通過教育傳遞人倫規範,人人懂得依禮而行,天下自然安定有序,不治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