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試
本研究同樣利用教師的課堂時間,選取大學三年級的本科生和一年級的碩士研究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320份,當堂作答,當場收回。剔除無效問卷後,實得有效問卷299份,有效回收率為93%。其中,大學三年級本科生176人,包括男生74人,女生102人,年齡在20—22歲;碩士研究生123人,包括男生36人,女生87人,年齡在24—30歲。
(二)實驗設計
采用2(事件性質:違反原則/不違反原則)×2(交情程度:深/淺)×2(預期利益:有利/無利)三因素被試間完全隨機區組實驗設計。第一個因素為事件性質,指該事件本身涉及違反原則與否,分違反與不違反原則兩個水平;第二個因素為交情程度,指個體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起來的感情深淺程度,分為深情感關係與淺情感關係兩個水平;第三個因素為預期利益,指個體預期雙方交往能否得到利益的預計,分為有利與無利兩個水平。因變量為個體做出和諧化行為的傾向,即指個體在不同情境中做出“迎合”或“遷就”對方需要,以維持和諧人際關係的行為傾向,采用五點量表記分,從“1”到“5”分別對應:非常不願意、不太願意、無所謂、比較願意和非常願意。
(三)實驗材料
本實驗采用情境實驗法,即通過編製故事情境,在情境中控製自變量水平,每一名被試接受一個實驗處理,也即閱讀一個故事情境,接著回答情境後的問題,以此得到因變量結果。
本實驗以故事情境為材料,共設計3組同質情境,共8個實驗處理,以故事的形式呈現。故事的主要情節從被試較為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煉而來,主要故事情節為:張老師(學院係主任)和王老師(普通教師)是同事關係,王老師需要脫產學習一年,如果王老師向學校請假,那麽,按照學校規定,王老師每月隻能拿到很少的基本工資;如果王老師不向學校請假,那他拿到的工資雖然不會少,但必須完成學校規定的課時量,否則會倒扣錢。這時,王老師找到張老師,請張老師為他多安排幾位畢業生論文,在他假期回來時指導,這樣王老師既能完成課時量,又能在外學習了。事件性質的兩個水平分別描述為“學院通過會議規定,每位老師最多隻能帶三位學生,且必須全程跟蹤指導”和“學院對老師所帶的學生人數以及指導過程沒有明確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大多數老師都會帶兩到三位學生,隻要定期指導即可”。交情程度的兩個水平分別描述為“王老師與張老師既是同鄉,現又共事多年,兩人可謂無話不談,私交甚好”和“王老師是剛調入教育係的,張老師原來不認識王老師,彼此不太熟悉”。預期利益的兩個水平分別描述為:“張老師明年需要評職稱,到時可能需要王老師為他幫忙,與學校領導疏通一下關係”和“王老師為人過於老實,教學與科研都做得不好,至今也還隻是一名普通教師,在工作與生活上對張老師幾乎沒有什麽幫得上忙的地方”。編製的故事盡量做到語氣表述中立,各語段盡量做到字數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