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情感性和諧、混合性和諧與工具性和諧的轉化模型也可以發現,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建構的情感性和諧、混合性和諧與工具性和諧存在以下特征。
首先,在三種人際關係中,交際最多,關係最複雜,也最需要使用“和諧化”手段的是在熟人關係中。在中國,熟人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熟人與“生人”(陌生人)相對,指自己熟悉的人,它包括自己熟悉的親人、朋友、老師、學生、同學、同事與鄰居等;與此相對,生人指一切自己不熟悉的人。狹義的熟人一般僅指與自己保持一般關係的同學、同事、近鄰和其他自己認識的人,即雖然與自己相識,但在交情上又達不到好友水平的人。這樣的熟人之間的交往既有一定的情感基礎,如存在地緣或業緣關係,又往往具有長期性、相對的穩定性,並且彼此之間常常還存在一定的利害關係。因此,與這樣的熟人打交道時最需要在心裏掂量掂量和諧化的手段。有關要求被試者對各種人際關係需要和諧化的程度所進行的調查表明,百分比較低的是“嶽父母與女婿的關係”及“公婆與媳婦的關係”,這可能是因為兩者雖無直接的血緣關係但都是間接的親人人際關係。百分比最低的是“兄弟姊妹的關係”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這兩者都以間接或直接的血緣關係為基礎,而不必輕易歸因於一般性的和諧作用。也有學者提出,親和式和諧已經不單是人際關係還包括家庭親情。親情其實已經超越和諧,子女與父母的血緣、親情及深層的感受都和中國傳統的孝道有關;同時也超越了西方心理學的“人際關係”。[37]而百分比高的是“同事關係”與“鄰居關係”。這兩者雖無血緣關係,卻皆有地緣(服務機構或居住場所)關係或業緣關係,從而需要多做“和諧”。所以,中國人的社會交往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即與周圍有“關係”的人交往時,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盡量避免衝突,無論是采取中庸、調和,還是采取謙恭、忍讓的方式,其核心目的就是如何避免出現人際間的不和。因此,在三種和諧類型中,混合性和諧應該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