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農業社會也是一個鄉土社會,鄉是農民世代居住的場所,土是農民生活的根基。費孝通說:“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我記得我的老師史國祿先生也告訴過我,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說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曆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22]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把這賴以生存的土地視為安身立命之本。對於以耕種為生的農民來講,居住地常常是世世代代不變的,他們不願意輕易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居住地,因為那裏不僅有他們的親戚、鄰裏和朋友,還有他們熟悉的山山水水,更重要的是有他們生存的依托——土地。因此,中國曆史上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傳統,就是“民之為農者,莫不重遷”[23]。
“安土重遷”是指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一方麵,中國古人從農業生產中獲得的生產經驗表明,隻有經過連續多年的耕種才能使原土地更加肥沃,來年的收成才能更好。人們要利用這片土地栽種作物,必須在固定的土地旁邊長久廝守、長久居住。再加上農作物生長緩慢,從播種到收獲的周期較長,且從事農業生產是一項周而複始的再生產運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年複一年。這樣,“守土耕種”便成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亙古不變的生活方式。“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並且,為了將子孫拴在土地上,農耕社會還強調祖先崇拜,鼓勵承繼祖先的土地與照顧祖傳土地上的祖墳。[24]於是便有了“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漢書·元帝紀》)。這樣,在一切以慢節奏為活動方式的年代裏,凡已結成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秩序便不易發生變動,不易再被打破。社會以既成的關係和秩序穩固地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狀態。反過來,對於固定或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來說,也隻有維護相互之間穩定與和諧的關係,才能有安定與持續的家族與社會;有了這樣的家族與社會,才能安心而有恒心地守在土地上照顧成長緩慢的農作物,獲得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