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人的人際和諧心理——揭示中國人心理與文化的行為機製

二、農耕生產促進中國人協同合作的意識

字體:16+-

一方麵,在社會生產能力極低的情況下,人們麵臨著來自自然界的種種威脅,人類個體力量還遠不能控製和利用自然力量來維持自身的生存,必須依靠個體協調聯合起來的群體合力,因而和諧的人際關係便是個體力量轉化為群體力量的契機。在中國古人生活的黃河與長江中下遊地區,雖然資源豐富,但人們也受暴雨和大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其變化率也很大,使得這兩個地區極易發生水災與旱災。“據水利部統計,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國發生過1029次大水災,一片汪洋,生靈殆盡;發生過1056次大旱災,赤地千裏,餓殍遍野。”[17]從這組數據中可知,中國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歲月裏,平均每隔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發生一次大水災或大旱災。廣為流傳的諸如“後羿射日”和“大禹治水”之類的故事也都說明,自遠古時期起,中華民族的祖先就一直在與旱災和水災搏鬥。中國近幾年經常發生旱災或水災的事實也可說明這一點。整治較大規模的水災或旱災僅靠個人或少數人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種情況迫使人們在生產和生活的拚搏中必須以群體方式為主,必須依靠大多數人的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因此,在農耕民族麵臨災難的時候,中國人逐漸形成了團結協作的意識,通過“人和”凝聚力量,共同對抗、戰勝惡劣的生產環境與生存環境。誠如《易傳》中所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係辭上》)《孟子·公孫醜下》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它將人和視作高於天時、地利的最重要因素,推崇和的心態溢於言表。其科學性就在於,它突出了抗爭中人的因素,強調了和諧的人際關係、人與人團結合作等的重要性。荀子則從哲學上說明了人和有巨大力量的原因。他指出:“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荀子·王製》)他認為,如果能保持統一,就能產生強大的合力,無堅不摧,攻無不克,這就是團結的力量。[18]中國諺語中也有“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人心齊,泰山移”等誡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