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人的人際和諧心理——揭示中國人心理與文化的行為機製

一、農耕環境促成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觀念

字體:16+-

中國古代的經濟以農耕經濟為主體。在農業經濟生產方式中,一方麵,人們進行農作物播種和收獲必須嚴格按照四時節令的變化適時地勞作,這使得中國古人的生產和生活規律必須與大自然的規律和節奏協調一致。古謠《擊壤歌》描寫了華夏農民的典型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四月令》載:正月“農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學,學五經”。十月“農事畢,命成童入大學,如正月焉”。“穀雨中,蠶畢生,乃同婦子,以勤其事,無或務他。”這些描繪了中原農村耕織並重、耕讀傳家的田園牧歌般的生活方式——男子耕田,婦孺養蠶;成童以上的青年男子農閑入學讀書,農忙從事農業生產。[16]因此,在同大自然的不斷鬥爭中,人們逐漸掌握和學會了利用和配合大自然,順從大自然的常規節律。在這樣的生產生活方式中,人類的生活逐漸和大自然的運轉融為一體,並從中體悟到人是自然和諧整體的一部分,形成了與天地相和、與萬物相和的和諧心理。

另一方麵,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具有重要影響。越是在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人類對自然條件的依賴與敬畏感就越深。由於古代勞動工具及生產技術有限,當時人們采用的是刀耕火耨的粗放型耕種方式,其辛苦播種後能否得到好的收獲,還需要看老天爺的眼色,需要“靠天吃飯,賴地穿衣”。此外,山川草木、風雨雷電都和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尤其是古代的科技不夠發達,對一些怪異的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與認識,使得人們對大自然的各種風雲變幻頗感神秘,從而導致人們對自然界的依賴並對其產生敬畏和感恩戴德的心理。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知天命”“畏天命”,告誡人們不僅要認識而且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古代的一些祭祀活動大都是和農業生產相結合的。在這些宗教色彩濃鬱的儀式中,人們表達的常常是風調雨順和對豐收的期盼。尤其是大災之年,古代的統治者首先要反躬自省是否失德,然後舉行禳災儀式,祈禱躲避災害,希望上蒼恩賜豐收,或者感謝已經得到的豐收。同時,在天文、地理、曆法、占卜、術數等方麵的發明創造中,古人也形成了順從天意、敬畏上天的觀念。因此,追求天人合一,祈盼風調雨順,是中國先民們最樸實的願望。這樣,人與自然的協調、四時和序等農耕觀念與文化結合形成了中國人樸素的宇宙觀或對自然的態度——“天人合一”,而不像西方文化那樣推崇“征服、改造、利用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