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最早主要發源於仰韶文化的核心地區(包括陝西、山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的渭水盆地),該地區的氣候多變,但其土壤多為肥沃的黃土,此種土壤不需要另加肥料即可長久耕種而仍豐收。而且,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黃河、長江流域處於北半球文明的最東端,屬濕潤半濕潤的大河大陸型地帶。從氣候帶上看,有江河灌溉的暖溫帶—亞熱帶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充分的熱能和水分,都適宜農業發展[15]。據《水經注》記載,古時的黃土高原,“雜樹交蔭,雲垂煙接,翠柏煙峰,清泉灌頂”,是動植物豐富的地區。在這種生態環境中,靠耕種為生似乎是一種最為適宜的方法。考古及其他資料也顯示,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該地區即已出現自給自足的農業係統。此後,農業經營及活動的地區逐漸擴展,及至最近兩千多年,淮河以南的地區也形成了多產而有效的農業係統。這些都證明了大河流域是農耕生產的最佳環境,可以為中國古人從事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提供較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故而在黃河、長江的哺育下,中國的先民發展了精耕細作的農業自然經濟。從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的觀點來看,農耕經濟與生活為中國人人際和諧心理的滋生與形成提供了經濟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