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人的人際和諧心理——揭示中國人心理與文化的行為機製

二、內部資源豐富養成中國人知足求安的心態

字體:16+-

從中國地理環境的內部地形構造來看,中國不但有廣袤的平原和盆地,更有大量的山地、高原和河流,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是一個非常好的民族繁衍生息的巨大搖籃,為中華民族的孕育與發展提供了富足的自然養料與生存條件。而中國曆史上的人口相對於遼闊的疆域來說還是“地廣人稀”的,隻是到了清末民初出現了“人**炸”,人均占有的各種資源才出現減少和匱乏的情況,中國經濟地理條件的優越性才被抵消。[12]這種富庶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對無論是農耕民族發展農業,還是遊牧民族發展畜牧業,都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這使得古代的自然經濟條件中的人們,隻要有一塊土地,通過自己的雙手勤勞耕種,並且老實而頑強地堅守在這片土地上,幾乎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繁衍不息了。因此,對於生活在這樣的中華大地上的人們來講,麵臨著的不是因資源貧乏而不得不互相爭奪的問題,而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協調、交融與統一問題。隻要人們團結協作,老老實實地守候這片土地,共同開發與利用好這些地理與自然資源,共同抵禦各種自然災害,做到可持續發展,完全有可能做到“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資源構成危害”。

從自古以來生存與繁衍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間的關係來看,雖然在中國古代曆史上,許多民族的統治階級都曾以自己為主體,在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範圍內,或者建立過全國性的政權,或者建立過地區性、局部性的政權,盡管在一定時期內形成了分裂局麵,但都是處在多民族的封建大國內的政權,不應稱作“異國”。這些政權,或者利用中央王朝敕封的官號擴充勢力,或者以得到中央王朝的冊封作為行使其統治權的合法依據,在政治上與中央王朝保持一定的隸屬關係,在經濟上納貢和互市。因此,中國古代曆史上各個民族政權和統治集團之間所進行的戰爭,猶如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一樣,是一國之內的問題,不是國與國之間的問題。這些民族戰爭都是國內戰爭,是在一個多民族的封建大國範圍內發生的民族戰爭。雖然曆史上各民族之間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但幾千年來,統一的時間遠超過分裂的時間,各民族之間主導的關係仍然是和平相處,是經濟、文化和政治上的正常交往,民族之間的融合趨勢,民族團結的局麵仍然是曆史發展的主流。各民族間的成功生存之道所依靠的不是搶奪生存資源而采取的征服與滅絕政策,而是如何進行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統一與融合政策,以達到共同繁榮。[13]例如,自漢代至唐朝時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故事的流傳,都較好地說明了漢族統治者總是與各少數民族之間通過聯姻以及積極的文化交融等方式,尋求實現與各民族間的和諧共處與共同繁榮。而且,經過曆史上各民族之間的戰爭與統一,中國內部各民族也不斷達到融合,逐漸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這種民族間的和平共處模式也使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明白要求同存異、和諧共存的道理。“和則強,分則弱;和則存,分則亡。”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無數次的風雨與坎坷之中曆經滄桑巨變,至今仍保持著完整與統一,並煥發勃勃生機,原因無疑是很多的。但是,概括起來就是由於中華文化的特質中所具有的“和”的理念,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