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文可知,“和”的思想貫串於中華民族的文化係統中,是中華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國人的尚“和”心態也就是在這樣的長達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影響與熏陶下滋生與發展的。因此,中國人崇尚和諧的價值觀念與處世理念有著厚重的文化基因或廣袤的文化土壤。在中華文化史的研究中,馮天瑜、何曉明和周積明認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創生和流變都是在某種特定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社會結構三維空間中進行的。[1]馮天瑜亦指出,半封閉的溫帶大陸大河型的地理環境、農業型自然經濟的生存方式以及家國一體的宗法社會是滋生和發展中國古代文化的土壤,並鑄造了富於中國特色的社會意識形態。[2]陳江風也提出,考察中國文化的生成機製和發展嬗變,應該從地理環境、經濟土壤、社會政治製度等方麵入手加以整合,[3]細致到對中國人心理與行為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楊國樞也從文化生態學與生態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了一套“生態環境→經濟形態→社會結構→社會化方式→性格與行為”的理論模式,說明中國人在傳統的農業生態環境中,是如何發展出一套重視和諧與秩序的嚴密農業社會結構的。[4]黃囇莉則直接認為,中國人和諧觀的發生根源主要有三種:一是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天人合一的思想;二是親緣關係的社會結構——倫理本位的禮治思想;三是中央集權的政教體係——國家意識形態化的儒學。[5]
綜合這些觀點,中國人的心理、行為及生活方式的塑造,應有其更基本、更具體、更有力的因素。這些因素很可能是自古以來中國人身處其中的生態環境、務農形態及社會結構等。為了有效適應這些現實而有力的基層因素,中國人才會形成一套特殊的心理結構、行為意向及生活方式。因此,參照以上各位學者的觀點與框架,本章擬從相對封閉的大陸型自然地理環境、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條件、家國同構的社會政治背景以及重人倫的道德價值導向的文化背景等方麵對中國人人際和諧心理滋生與發展的原因進行探視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