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期,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劇,個體的一些不良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也隨之凸顯,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係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國家衛生計生委等22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衛疾控發〔2016〕77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也明確指出,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係是改善公眾心理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心態穩定和人際和諧,提升公眾幸福感的關鍵措施,是培養良好道德風尚,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源頭性、基礎性工作。《指導意見》還明確要求,到2020年,各領域、各行業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進工作,全民心理健康意識明顯提高;到2030年,符合國情的心理健康服務體係基本健全,全民心理健康素養普遍提升。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心理的健康離不開人際關係的和諧。個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實質上是其社會適應問題,而個體的社會適應問題在實質上又是個體如何平衡同群體、同他人的關係的問題。[1]不同的社會文化群體,其平衡群我及人我關係的方式以及價值取向也不同。假如說“競爭”是西方人平衡人我關係與群我關係的基本手段,那麽,“和”就是中國人平衡人我關係與群我關係的根本準則。因此,從“和”入手,探究中國人的人際和諧心理,對於促進人際關係和諧、國民心理健康以及社會心態穩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那麽,中國人為什麽崇尚“和”?中國人在平衡群我及人我關係中是怎樣去實現“和”的?其中體現了怎樣的心理機製呢?這是本書要研究的問題。按照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在正式進入主題之前,我先明確三個問題:一是研究什麽,二是為什麽要研究,三是怎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