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統和諧思想的內涵,不同的學者都有所概括,但其內容大體相同,主要有三維度說、四維度說與五維度說。例如,李亦園指出,中國文化最基本的運作法則是追求和諧與均衡,也就是“致中和”。他提出了包含自然係統(天)、有機體係統(人)以及人際關係係統(社會)三個子係統的“三層麵和諧均衡”模型。[47]湯一介提出,中華文化中的和諧是一種“普遍的和諧”,主要包括四個層次: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48]方克立提出,中國傳統和諧文化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五大方麵:①“天人之和”,即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強調要處理好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②“人際之和”,即重視人與人(群)之間關係的和睦,主張以和為貴,平和處事,從而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與社會氛圍;③“身心內外之和”,即重視身與心、內與外關係的調和;④“內心之和”,即在調節個體內心世界時,重在心理平和;⑤“審美之和”,即在審美情趣上流露出的協調之美。[49]綜合來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即通過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萬物各得其和以生”,以期達到“人與天調”“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因此,具體而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具有以下要義。
(一)天人之和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人崇尚天人之和。自遠古時代起,中國人就把天、地、人看作一個統一、平衡、和諧的整體,隻有天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處於和諧與平衡的狀態,萬物才能生生不息。如《周易·係辭傳》中說:“乾**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它提出陰陽對稱、剛柔調和的觀念,描繪了一幅陰陽和諧孕育萬物的自然宇宙圖景。《老子·第四十二章》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和”不是靜止的,而是一個從區分、矛盾到平衡、融合的動態演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萬物生生不息。《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鄭玄注:“化,猶生也。”這表明,是因為和諧,萬物才能化育生長。荀子提出“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荀子·天論》),他認為,萬物是各自得到了陰陽形成的和氣而產生,各自得到了風雨的滋養而成長。王充在《論衡·自然》中也說:“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古代思想家把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發展為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學說,發展和升華了和諧自然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