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諧思想的發展
“和”是中華文化的倫理範疇之一,和諧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中國文化中,和諧思想可謂源遠流長、積澱深厚,各個曆史時期的思想家們都對和諧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論述與主張。從發展脈絡上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大致經曆了奠基與形成、發展與成熟、轉換與深化等階段。[39]
(一)和諧思想的形成期
和諧思想不是抽象和孤立地發展的,它來自先民們對於自然和社會的認識以及生產實踐活動,並從這種認識和實踐中日益凝練和概括出來。早在遠古時代,先民們在從事農業耕種的生產勞動實踐中,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從禾苗作物的生長需要陰陽調和中認識到大自然和諧運轉的巨大作用,體悟到陰陽和合形成宇宙萬事萬物生存與發展的規律,即“和實生物”“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形成了對“和”狀態的直接體認與期盼。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和其他生存物資的豐足,先民們對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即從擺脫惡劣生存環境的原始性生理需要上升到對“和五味以調口”“和六律以聰耳”的愉悅性心理需要,從而在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對“和五味”與“和眾聲”狀態的直覺認知。正所謂“禾苗發育、穀物成長的自然條件要求風調雨順,在風雨有聲的基礎上形成的音樂也就要求五音的調和了”[40]。從夏、商、周時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出現的“盉”“龢”“和”字形的不同寫法與演化中,我們也可以窺見古人們對和的認識已經實現了從嘉禾之和到聲音之和與調味之和的跨越。但在此階段,古人對“和”的認知還隻限於具體感知經驗的範疇,尚未進入對其倫理抽象意義的探討,處於認識的初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