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義務教育卷

一、義務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曆程

字體:16+-

教育信息化是我國在國際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做出的戰略選擇,從總體上說2000年以前為試點時期。2000年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後進入普及階段,並進一步走向全麵應用的深化階段。但到2005年,從全國來說,還沒有全麵進入教育信息化的深化階段,多數地區和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重點任務還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和提高師生信息化素養。隻有少部分學校進入了深化應用階段,信息技術推動了教學技術基礎、思想觀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全方位變革。2000年我國提出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目標後,教育信息化成為各地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主題。2000年11月,教育部提出了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和全麵實施中小學“校校通”工程的目標任務,全麵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2002年教育部頒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進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製度建設和標準建設。我國已經建立起覆蓋城鄉的衛星廣播和信息網絡兩大主幹體係,教育信息化成為推動教育現代化的新動力。

從2002年12月起,教育部以《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專題建議方案的起草為契機,提出了新時期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總體目標、發展原則和整體構架,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的最終文本。《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的實施,旨在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國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推進多層次、多功能的資源開發、整合和共享機製的形成,提高各類社會成員的信息素養,不斷滿足人們隨時隨地終身學習的需求,提升現有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縮小東西部信息化水平差異,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全麵提高廣大中小學校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有效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培養數以百萬計的中初級信息技術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