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學前教育卷

二、發展特點

字體:16+-

縱觀改革開放40年來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曆程,圍繞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動力、發展定位、發展取向三方麵,可剖析其發展特點。

(一)發展動力:經濟體製與教育改革釋放活力,市場需求直接助力

其一,民辦學前教育在經濟基礎變革的背景下獲得重生與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教育的社會屬性是上層建築。[8]隨著農村生產關係由人民公社時期的“土地公有、平均分配”調整為“分田到戶,自負盈虧”,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隨後鄉鎮企業、國有企業轉變生產方式,試行自主經營、自主調控市場,中國逐步由高度集中、忽視市場作用的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基礎的轉變逐步引發整個社會的思想解放,帶來了教育觀念、教育機構和教育製度的變革。民辦學前教育在人民公社解體、國有企事業單位社會化改革的浪潮中獲得重生,又因對民辦教育性質、地位認識的轉變和教育政策製度、教育體係的變革而獲得快速、穩步發展。

其二,民辦學前教育隨著教育政策的重大調整而獲得轉折性發展。教育政策法規是國家對教育事業發展方針、發展任務、發展路徑等做出的規定,是國家政治意誌在教育領域的體現,是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要素,有時甚至是決定性要素。有研究者認為,民辦教育政策是推動民辦教育實踐的決定性因素。[9]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有三次比較大的轉折。一是2001年民辦園數、民辦園教職工數占總比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快速提升,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長14.66、13.23個百分點。這應該與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體製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有關,該文件提出“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這是對前期民辦教育是國家辦學的“補充”地位的極大提升,因而刺激了民辦學前教育的高速發展。二是2004年民辦園數占全國幼兒園總數的比例首次超過50%,成為學前教育事業的主體。這與民辦學前教育的持續發展有關,也與2003年頒布的《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該文件提出5年內“形成以公辦幼兒園為骨幹和示範,以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公辦與民辦、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相結合的發展格局”。三是2012年民辦園數占全國幼兒園總數的比例首次下降。2011年該數據達到曆史最高(69.21%)。隨著2011年第一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實施,地方政府大力建設公辦幼兒園,因而2012年開始民辦園占總比開始下降,此後逐年下滑,這應與一至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中大力建設公辦園的行動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