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持續深入,國際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擴大,民辦中小學將在堅持引進與輸出並舉的同時,探索“在地國際化”,提升教育教學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化人才培養能力。
(一)引進與輸出並舉
與公立學校相比,民辦學校具有差異化定位課程優勢,尤其民辦國際化學校的國際課程,既是特色也是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民辦中小學主動融入國際教育大舞台,豐富國際化的形式與內在,國際化建設也趨於雙向交流,即引進與輸出並舉。
在引進方麵,一是與國外學校建立聯係。通過與國外學校建立較穩定的聯係,為引進外語師資和學生留學儲備良好條件。如青島N學校,1997年開始與美國安妮萊特學校合作,2002年與美國協和大學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為學生赴美留學提供機會;1998年開始與美國英語學會合作,由其每年為學校輸送美籍英語教師。二是合作辦班。合作辦班多采用中西課程相結合的方式,部分課程在中國講授,部分在國外合作方學校學習,或者全部在中國教學。但不論采用何種形式,都將中外兩種教學內容和方法融合,取長補短。如北京P學校加拿大高中班,采用“2+1”的辦學模式,即高中一、二年級在國內學習,高中三年級到國外學習。三是出國訪問學習。這類活動又可分為短期留學與假期海外夏令營、留學團等活動。這類外出訪問雖然時間短,但對於未曾走出國門的師生,這是他們在海外實地感受國外教學的重要機會,其豐富的活動設計也使師生對國外教學印象深刻。
在輸出方麵,與國際合作能督促民辦學校提高教育輸出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民辦基礎教育學校在與國外學校合作的同時,也注重向國際拓展民辦教育網絡,合作學校對中國語言、曆史文化、傳統工藝等優勢特色領域的知識需求量也不斷增強,這有利於我國民辦基礎教育擴大國際影響力,展示我國優質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