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課程與教學卷

(一)教學論學科建設日趨完善,教學研究隊伍不斷壯大

字體:16+-

40年來,教學論學科建設是推動現代化教學體係發展進步的內在依托。伴隨著教學論博士點、碩士點的創建發展,教學研究隊伍逐漸專業化、團隊化,為我國教學體係現代化的建設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教學論學科的學位點建設

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教學論學科的發展,尤其是教學論學位點的建設,大致可以1997年為界,劃分為兩個階段:教學論專業創建與初步發展期(1978—1997年)與教學論專業發展壯大期(1997—2018年)。下麵分別就這兩個不同時期的發展曆程做些簡單梳理。

我國在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拉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曆史序幕。隨著1977年高考招生製度的恢複,“很多高校原來被撤並的教育係得以恢複,教學論也成為教育學體係中一門獨立的學科”[27]。1981年,我國開始實行學位製度。在層次上,高等教育的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和博士三個級別。學位製度的建立,為教學論學科發展創造了廣闊舞台。20世紀八九十年代,張敷榮、李秉德、王策三先生領銜培養了我國教學論學科的眾多骨幹力量,為學科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曆史貢獻。教學論碩士點、博士點的創建,使得教學論學科在高等教育內有了自己獨立的學術建製與專業的學術部門,在高層次師範類人才培養上占得布局先機,為進一步促進教學論學科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1997年,我國對學位製度進行了一次大的改革調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了新修訂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根據新調整的專業目錄,原來的學科教學論專業與教學論專業,統一調整為‘課程與教學論’專業。”[28]學科教學論專業與教學論專業合並為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後,其涵括的範圍更加廣泛,以研究學校教學一般問題為對象的教學論成了課程與教學論的一個主要方向。1998年,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發展時代,學科學位點和招生規模的快速擴張使得教學論學科的學位點建設也進入了新的快速發展階段。設置教學論學科博士點的高校由1981年的1所(西北師範大學)發展到2018年的28所,學科大區域布點全覆蓋,形成了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規模效應。教學論學科的碩士點建設更是發展迅猛,2010年前後就已經超過了100個學位點,成為教育學一級學科中布點最多的二級學科之一。在教學論學科碩士和博士學位點激增的形勢下,如何協調好規模與質量共進發展,是每一位教學論建設者都需要共同努力探討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