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克勞迪婭·戈爾丁(Claudia Goldin)和勞倫茨·凱茲(Lawrence F.Katz)在其非常有影響力的著作《教育和技術的競爭》(The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中,將20世紀叫作“人力資本的世紀”,把人力資本的投資和存量作為“國家的財富”來對待。[3]
按照人力資本的概念,這筆“國家的財富”主要是通過教育形成的勞動力隊伍適應變革和不確定性的能力,因此,可以用勞動力隊伍的教育水平作為代理指標,來表達這個能力水平。這一部分內容屬於指標A-1:教育體係對勞動力隊伍存量的貢獻。
一、40年來人口素質的提高
受益於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受過更多教育的勞動者不斷進入勞動力隊伍,不斷拉升勞動力隊伍的受教育水平。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學提升到高中階段,具體來說,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78年的5.14年增長到2007年的8.46年,到2017年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5年(見圖1-7)。
即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勞動力隊伍的平均水平,或者說大多數勞動者是小學畢業;到了改革開放30年的時候,勞動力隊伍的平均水平已經接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而到了改革開放40年的時候,勞動力隊伍的平均水平已經接近高中二年級的水平。
圖1-7 1978—2017年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平均受教育水平中的“年”的定義如下。
(1)各級各類教育的“一年”是同樣的,那麽,成人受教育年限的算術平均值就構成了成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
(2)不考慮質量的差異,那麽,每個人受到的教育都是同樣的,成人受教育年限隻有量的規定性,沒有質的含義。
二、趨勢中“拐點”的出現
從整體趨勢上看,改革開放以來,前30年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3.32年,而後10年,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又迅速增長了2.04年,這10年,勞動力受教育水平明顯提升。從增長趨勢圖上也可以看出2010—2012年出現了一個“躍升”。那麽,這種猜測是否可以得到統計分析的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