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係的不斷發展,是指構成教育的各級各類機構和在這些機構中接受教育的各級各類學生規模的發展。該指標從總體上描述了教育供給的特征,即全國有多少教育機構,它們分布在哪裏,為多少學生提供服務。
一、普通中小學學校數和校均規模
普通中小學是整個教育體係的主要構成部分,也是中國政府為公眾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的構成,是能夠延伸至社會最末端的公共服務體係。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各級政府共同努力,根據政府財力,使用不同的社會動員策略,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分布最廣的教育供給體係。從改革開放之初恢複教學秩序,規範辦學狀況,扭轉“**”期間“村村辦初中”的低水平盲目辦學狀況,到整頓後規模急劇縮小,再到發動人民群眾辦教育,以及完整建立起基礎教育體係,整個過程可謂“跌宕起伏”。近10年,學齡人口規模的減少,以及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又給我國基礎教育供給體係帶來了新的影響,供給體係又在發生變化。這個過程可以通過圖1-1形象地描述出來。
圖1-1 1978—2016年普通中小學學校數的變化
注:小學的數量由右軸表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1978—1982年,中小學學校數處於急劇減少的狀態,政府關閉了很多不具備辦學條件的學校,開始按照教育規律為公眾提供具備基本辦學條件的學校。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普通高中的規模一直穩定在1.3萬~2萬所,盡管在此期間普通高中在校生規模從1983年最低穀629萬人上升到2007年的最高峰2 522萬人,然後,又降低到2016年的2 367萬人。這也可以說明,我國普通高中學校的規模一直在提高,校均學生數一直在提高,從校均規模300多人,擴大為校均規模1 800多人。詳細數字見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