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關鍵數據與國際比較卷

第五節 不同層次教育機構的人均支出占人均GDP的比例

字體:16+-

一般而言,伴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水平的提升,生均經費總是會提升的。為了杜絕物價水平的影響,我們采用不變價格的方式重新計算生均經費,但這無法剔除經濟發展水平對生均經費支出的變動影響。

為了精確地反映教育投入的增長水平,國際上廣泛采用生均教育經費指數作為代理指標,其計算公式為:某級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生均教育經費/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一、改革開放以來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的變化

首先,考察基礎教育階段生均教育經費指數及其變動。

圖5-16 1978—2015年小學、中學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的變化

圖5-16是1978—2015年以來小學、中學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的變動情況。可以看出,整體來看這40年間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生均教育經費指數是呈上漲趨勢的,這意味著在剔除物價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後,我國為基礎教育階段每個學生投入的經費也是增長的。

具體來看,1978年我國小學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為0.03,中學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為0.09;到了2015年,這一數據上漲為小學0.18,中學0.23,分別上漲了5倍和1.56倍。

圖5-17 1978—2016年高校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的變化

其次,考察高校的生均教育經費指數情況,圖5-17展示了1978—2016年我國高校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的變動。與基礎教育階段不同的是,高校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經曆了一個不斷下降的過程。1978年,高校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為4.79,到了2016年,這一指數下降為0.35,40年間縮減了12.68倍。

高校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的不斷下降,與基礎教育階段生均教育經費指數的不斷攀升,體現的是我國三級教育間教育經費分配的不斷合理過程。2015年的三級教育生均教育經費指數分別為0.18、0.23、0.36,相較1978年的0.03、0.09、4.79更為均勻,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