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均教育支出是衡量教育投資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集中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為了培養各級各類教育的學生,平均花在每個學生身上的公共支出水平。一般認為,生均教育支出能通過影響學生學習的環境,從而對教育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對生均教育支出水平及其變動的分析,能夠了解學生學習環境及教育質量的改善情況。
此外,對生均教育支出的分析還具有豐富的政策意義:對生均教育支出在地區間的差異分析,能夠揭示我國地區間教育發展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差異;對生均教育支出中不同級別教育間的分配結構,能夠揭示我國在教育經費分配上的政策優先順序考量;對生均教育支出的變動分析,對揭示最優學校規模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的統計中,對生均教育支出的統計一般采用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支出,即考察公共財政渠道內為每一個學生所列支的平均教育支出水平。這樣雖然抹去了私人為教育投入的支出與基建部分的教育支出,但考慮到我國統計年鑒中本來就沒有將全部私人教育投資納入統計範圍,而基建支出的成本分擔並不適合計算人均值,因此,本部分僅考察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
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的計算公式為: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預算內各級教育事業費支出/各級教育受教育人數。
考慮到《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中的經費數據都是以當年價格計算的,並沒有納入價格的變動,因此,引入經濟學中考慮物價水平變動的不變價格計算方式。表5-6是1978—2016年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變動情況。
表5-6 1978—2016年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此外,由於我國的CPI數據是以上一年為基期的,不利於以某一年為基期計算不變價格,因此,對CPI數據以2010年為基期進行重新計算,得到的結果如表5-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