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評估管理機製研究的現實指向
有學者對我國20多年的高等教育評估實踐進行了總結,分析了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指出目前比較突出的是行政幹預過多、中介機構發育不完善以及評估成果利用存在負麵效應等問題,並針對性地指出科學定位我國高等教育評估、構建科學的評估體係及營造良好的製度環境是保證我國高等教育評估實踐積極持續發展的基本對策。[1]還有學者指出目前中國高等教育評估的主要問題是:第一,高等教育評估立法遲緩;第二,高等教育評估機構的行政幹預過強;第三,評估文化的缺失;第四,教育評估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2]也有學者把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評估存在的主要問題概括為:評估主體單一,評估法規體係不健全,評估的專業性、科學性不強等,並指出評估主體多元化,評估形式多樣化,評估專業化、民主化、透明化以及評估法製化是我國高等教育評估的發展方向。[3]孔祥沛則從十個方麵更為全麵地概括了我國高等教育評估麵臨的一係列挑戰:缺少相關政策法規保障、評估體製不健全、機構定位不清晰、運行機製單一、市場供給不足、評估行業規範缺乏、評估經費不穩定、評估方式亟須創新、機構權威性不強以及理論研究滯後等。[4]江蘇教育評估院的袁益民從不同視角分析了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領域的綜合性評估、評估的角色、多元化評估、民主評估、以評促建的評估功能和評估倫理等問題,以期為在迷途或困惑中的我國高等教育評估找回評估本身應有的角色、正確的方法與真實的價值。[5]還有學者指出,開展高等教育質量評估所依據的規則,在各類綱領性文件的表述中,都嚴格地履行了教育管理者的責任,也符合教師和學生以及社會的利益訴求,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合理性。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往往另有“行動中的規則”。通過執行者對“紙麵規則”的解讀,以及在實際評估開展中文化、政治、經濟等因素滲入合理的“紙麵規則”,扭轉了評估的真正方向,造成了評估的困境。筆者希望通過重塑大學公共生活、搭建理性的網絡平台、建立多元的評價機構來統一“紙麵規則”和“行動中的規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