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的高等教育評估一直在不斷地向前發展。雖然前文我們把我國高等教育評估的管理模式籠統地概括為傳統公共行政模式,但是2008年以後,我國高等教育評估有了一些新的變化。2003—2008年,第一輪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全部完成。大家一致認為,“第一輪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工作在促進高校建設、改革、發展和提高質量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高校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確了定位,極大地促進了教學投入,強化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規範了教學管理,深化了教學改革,使教學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取得了成效”。但是,整個評估過程還是引起了不少爭論,也成為促使集中開展相關研究的一個契機。2009—2011年,社會各界總結第一輪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經驗,進行了大量的相關研究,製定了新的評估方案,著手對20所新建本科院校進行了合格評估試點;在充分試點和調研的基礎上,2011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號),從本科教學評估的意義目的、本科教學評估的製度體係、本科教學評估的基本內容與主要形式、本科教學評估的組織管理4個方麵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教育部啟動實施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合格評估,2011年內完成了對17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合格評估。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關於全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幹意見》(教高[2012]4號),專門在其第11條對“健全教育質量評估製度”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要求出台高校本科教學評估新方案,實行分類評估,開展專業認證及評估,對具有三屆畢業生的高職學校開展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加強研究生教育質量監控與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