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知識與教養之間

第四輯 走向人對人的理解

字體:16+-

我們怎樣“思考”與“說話”

王曉明的《“橫站”的命運》(《讀書》2001年第5期)一文,反複讀之,使人胸臆怵然。“今天的社會黑暗的很大一部分力量,正來自我們頭腦中的那些簡單機械的思維習慣,來自我們對‘現代化’之類的空洞名目的崇拜和迷信。舊的桎梏還未崩潰,新的專製已經登場;舊式愚民的數量依然龐大,新‘愚民’的群落卻已初具規模。”一百多年來,為什麽我們總是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從一個苦難陷到另一個苦難?我們所承受的苦難實在太多,但太多的苦難卻並沒有讓我們學會成熟的思考,我們太習慣於“聽從”,聽從權威,聽從潮流,聽從時尚,要麽就聽從“感覺”。也許,我們到今天都還遠沒有學會真正的思考,自由、獨立、清明的思考,我們的思想要麽跪著,要麽翹到了天上,我們的思想總難以心平氣靜地沉浸於我們周遭的世界。正因為如此,我們也總免不了被愚弄或者愚弄他人的命運,我們在受傷害的同時,又以牙還牙,不知不覺地施害於他人,“愚民”的烙印始終難以抹平。

我們習慣於走極端,不是好就是壞,這樣不行那樣準行,非此即彼,貼標簽.我們習慣於也長於“革命”“鬥爭”“砸碎”“破除”“推倒重來”(所以我們曆史雖久但“擁有”的曆史資源卻十分有限,乃至“無”曆史),習慣於“重建”“重構”(這是當今學界的流行語)。我們中也有不少人樂此不疲地拿著“主體性”“現代化”“發展”“現代”“後現代”當利劍橫使。實際上,我們先在性地截斷了對問題質的複雜性、縝密性的深層把握,我們幾乎是在用“革命”的心態和思維模式來思考我們所麵臨的問題,何來清明之識?這或許是我們的學術尤其是教育學術品格不高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