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到謝冕先生在其隨筆文集《永遠的校園》中一篇文章,《我沒有“童年閱讀”》,感受頗深。其中談到,“在我的記憶中,我幾乎沒有‘童年閱讀’的階段。我似乎是一開始就摒除遊戲性質的訓練而進入‘純正’的文學閱讀。”謝冕先生是在“艱難而充滿憂患”的生存環境中被剝奪童年閱讀的。作為六七十年代在紅旗下長大的我們這一輩而言,雖然時代早已不是那個內憂外患的時代,但我們的閱讀卻並不見得比謝冕先生的童年幸運多少,到今天,印刻在腦海裏的閱讀記憶,最能輕而易舉地跳躍出來的無非是小學語文課本中提供給我們的劉胡蘭、邱少雲、董存瑞、雷鋒等革命英雄的故事,還有朱德的扁擔、八角樓的燈光等。
隨著童年時代的過去,我們好像也就慢慢地遠離了小時候的課本,也遠離了對小學語文課本的關注。因為以教育學和倫理學為自己專業的原因,我兩年前收集了一套小學語文教材,當時也沒有細看,直到這幾天受謝冕先生文章的影響,我翻出了兩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六年製小學教科書語文課本,都是第3冊,一本是1995年版,一本是2001年版。我仔細一看,竟然發現,從20世紀90年代到2001年,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基本上還是一個套路。下麵就以這兩冊課本為例,來談談我的感受。
我們先從相同的課文分析開始。1995年版與2001年版相同的篇目有《秋天》《我要的是葫蘆》《誠實的孩子》《藍樹葉》《小馬過河》《狐狸和烏鴉》《坐井觀天》《撈月亮》《精彩的馬戲》《初冬》《北京》《動物過冬》《植物媽媽有辦法》《駱駝和羊》共14篇。除開其中《植物媽媽有辦法》是科普性質的文章,《秋天》《初冬》《動物過冬》3篇是與時令相關的稍微(也不多)帶點童趣的課文外,其餘10篇有9篇是倫理性暗示很強或者直接明示的課文:《我要的是葫蘆》通過忽視鄰居的勸告而使蟲子吃壞了小葫蘆的故事暗示我們要善於聽從別人或者說長者的忠告(兩個版本的書都畫了一個老人在旁邊);《誠實的孩子》講列寧誠實的故事,有兩層倫理含義,一是要做誠實的孩子,一是要學習革命領袖;《藍樹葉》是講的同學之間要相互關心、幫助;《小馬過河》是講的要相信自己、敢於嚐試;《狐狸和烏鴉》講的是不要相信別人的美言,不要輕易落入別人的陷阱;《坐井觀天》講的是不要自滿自足,要不斷地從自己的狹小世界裏跳出來,關心外麵的大世界;《駱駝和羊》,講的是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北京》明顯地傳達的就是要愛北京,愛我們國家的首都,暗示的成分是愛北京就是愛國的基本內容。《精彩的馬戲》本來倫理色彩不明顯,前麵都是講馬戲的精彩,但最後一句還是明顯地露餡了:“馬戲團的叔叔阿姨真有辦法,能讓動物聽從他們的指揮”。讓小孩子看馬戲,何必一定要讓他們想到馬戲團的叔叔阿姨呢?就好像錢鍾書說的買雞蛋何必一定要看母雞呢?顯然這其中隱含的倫理意義就是時刻要想到你的快樂是跟別人的勞動分不開的。還有一點,那就是馬戲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它們都“聽”叔叔阿姨們的“話”,隱在的意思就是我們也要聽話。真正以童趣為中心的就隻有《撈月亮》一篇,全文充滿情趣,沒有絲毫牽強的倫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