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學生自殺談起
新學期之初,聽到上海幾個中學生自殺的消息,止不住內心噓唏。在“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小小年紀,竟然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尚未綻放的生命之花蕾,讓人怎一個可惜了得?
類似的問題追究其原因,我們常常歸結為缺乏足夠的心理耐受力。這當然沒錯,但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心理耐受力的缺乏呢?單純地歸結為心理耐受力,就會把中學生的自殺簡單地歸結為心理的問題,而不會上升到社會與時代的高度來反思。
從耐受力的視角來看待自殺,這是從消極、被動之維,即從個人主體性發展的消極角度,也就是在個人主體性發展的過程中怎樣提高應對挫折事物的能力,而不是從個人主體性本身出發,積極主動地以成熟的個體人格,來應對外在事物。所以,我們不僅需要從消極之維個人能力的缺乏去思考,更要從積極之維看個人主體能力的缺乏何在,也就是怎樣深切地反思當下中小學生主體人格發展中主動性層麵的缺失。
當前中小學生發展中遭遇的主要問題是,由於當下教育競爭的壓力畸形擴張與教育本身的過度體製化,大大地弱化了中小學生自由陶冶的空間。他們生命的觸角基本被局限在各種顯在隱在的應試(各種考試與技能測試)教育體係之中,這大大局限了孩子們自由陶冶的可能性。加上我們單麵的現代化理念中所倡導的維新、維時尚,使得我們的孩子們的精神空間更多地被時髦的、潮流的東西所充塞。這些東西往往炫人耳目,也就是帶給孩子們生命的輕盈愉悅,卻不能給他們的生命以深切的陶冶。但它們對孩子們心靈空間的占據,卻隔離了孩子們自由地親近自然、親近民間、親近底層文化的可能性。
多少年來,正是這些非正規教育因素的潛移默化的滋潤,構成了個體生命基本的資源,成為個體生命意義的源泉與生活勇氣的來源。今天的孩子們卻越來越多地生活在當下性的、人為設計性的精神空間裏成長,生命的滋養難免單一。某些顯性的層麵很發達,那些隱性的、無法用外在手段衡量、沒有社會性價值的層麵則可能很不發達,這直接導致生命成長的畸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