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生態(環境)倫理學從西方傳來,悄然進入我們的視野之中。從那時開始,人們就對環境倫理學如何可能展開爭論,探討其是否逾越了倫理學的理論界域,是否會跌入“自然主義謬誤”的困境中。此後,又圍繞著環境倫理的建構是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基礎還是以非人類中心主義為基礎展開了廣泛的爭論,其中幾個相關核心概念和命題,諸如“自然價值”“自然權利”“生態正義”等,都引起了國內理論界的高度重視和認真探討。
1992年,劉湘溶教授撰寫出國內首部《生態倫理學》(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專著,大致提出了生態倫理學話語的基本框架:一個出發點,即我們究竟應當以什麽東西作為根本標準去判斷人類與自然交往活動的合理性,隻能是人類的整體利益;兩塊基石,一塊是自然價值觀,一塊是自然權利觀;三大規範,即合理生產、人口節育、適度消費。
時至今日,就全球範圍而言,環境問題惡化的趨勢並沒有緩解,反而有加重的跡象。與此同時,西方生態倫理學在關注現實環境危機的基礎上,不斷尋求在理論深度和問題廣度上的深入與拓展,生態倫理學逐步擺脫倫理思維的抽象性,而以某種程度上的強有力的姿態向現實滲透,如今已成為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與價值導向,並通過社會教育和文化宣傳等手段轉化成人們實際的生存意識與行動理念。
我國也同樣麵臨著環境繼續惡化的問題,在此背景下,人與自然之間的道德話語究竟該如何細說。劉湘溶教授在其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豐富與提升的探討,其著作《人與自然的道德話語——環境倫理學的進展與反思》就是他進一步探討的嚐試。全書在一般性地描述生態倫理學的發展曆程和當前生態倫理學所麵臨的背景的基礎上,逐一拓展了原著中的一個出發點,兩塊基石,三大規範,並增補“教育論”一章。跟原書相比,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作者試圖在提升生態倫理學的理論層次的同時,也在努力走出抽象的理論思辨,而尋求對現實環境倫理問題的深層關照,並試圖把這種關照引向對人們日常生活意識的滲透,直接對企業責任、清潔生產、綠色產品、人口增長與人口質量等與國計民生相關的問題做出倫理學的深度解析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