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一個木桶盛滿水,每塊木板都必須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假如木桶中的一塊木板不齊,或有破洞,或有縫隙,木桶就無法盛滿水,也盛不了多少水,這種現象被稱為“木桶原理”。一隻桶盛水量的多少,不是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木板,這是“短板效應”。
根據木桶原理,學生要想在學業上獲得成功,就必須把每門學科都學好,不分上下。一般而言,英語是不少學生的弱科,學科中的“短板”,然而學生普遍認為,學好英語所花的時間和所付出的精力要比其他學科都多,隻好得過且過,想通過提高特長學科的成績來彌補英語的不足。這樣,短板就會越來越短,長板就會越來越長。這不利於高考升學,因為上名校、考重點,進本科、讀專科,都有一定的學科成績標準。中學是學習的基礎階段,學科“木板”太“長”或太“短”,都不是好預兆。
就英語學科來說,短板效應也很明顯。有些學生英語整體水平不錯,而對某些難學的語言知識卻不願投入太多精力。本來多讀多練就容易掌握的知識,他們卻懶得練習。不規則動詞包含著規則,朗朗上口讀動詞,就易突破。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我們把事情看難,它準難;看易,準易。知識和技能是一項係統化的培養工程,一通百能,一阻百停。語音不過關,再努力都是白搭。沒有一定的基本語法知識,光憑培養語感,即使多聽、多說、多練,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語法是英語學習的工具,勤於琢磨就易掌握。英語考試有各類題型,學生擅長一種題型,就能得高分;不會另一種題型,提高就緩慢;而一旦放棄,就成為“短板”;若把精力放在特長題型上,就會導致“短板效應”的出現。
懂得了木桶原理,就需要竭力補“短板”。一個人隻要端正態度,樹立信心,就沒有不會做的事,也沒有做不成的事。態度決定一切。積極向上的態度加上良好的方法,就能杜絕“短板效應”。針對學習中的“短板”,學生要查找“短板”的根源,思考症結,對症下藥,查缺補漏,強化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