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背後的二小思維
共賞感動“外星人”
每一次拿起學生的文集,鑫浩的名字總能吸引唐老師的目光,也總讓他想起第一次上習作賞評課的經曆。
燈下,唐老師在給學生的作文進行分類,他想起了康靜涵老師在工作室時說過的一句話,“有進步的作文就是好作文”。這讓原本按照作文等級分類的唐老師突然改變了想法:何不按照選材和語言組織的進步情況來分類呢?作文等級隻是考試的評分標準,可平時的課堂並不是考試啊!何不讓習作成為孩子們互相欣賞的媒介呢?於是,唐老師按照進步情況分好類後,在原來PPT的第一頁“習作講評課”下麵又加了一個題目“習作賞評課”。改完後,他又讀了一遍放在第一份的鑫浩的那篇作文……
第二天上課時,唐老師打出了PPT,讓孩子們觀察第一頁的變化,問他們:“你們更喜歡‘講評課’還是‘賞評課’?”大家一致同意要上“賞評課”。
鑫浩沒有說話,他還沉浸在自己的漫畫書中。對於這種情況,所有老師和同學都習以為常。唐老師繼續說道:“既然上賞評課,那大家就要說說‘講’與‘賞’一字之差的意義。”
孩子們各抒己見,鑫浩一邊看書,一邊點頭,好像同意了很多人的意見。
既然是“賞”,唐老師就把第一篇要賞的作文打在了投影上。這篇作文一出現,所有孩子的表情都是詫異的,嘴裏還發出了“啊——”的呼聲,鑫浩被大家的疑惑聲驚動了,放下手裏的漫畫書,抬頭看著大屏幕,那種錯愕的表情前所未有。
此次作文的主題是“記錄自己做的一件家務事”,鑫浩的作文內容如下:
我幫媽媽洗碗,洗得很幹淨,媽媽誇我長大了,我很高興!
下麵是唐老師鮮紅的評語:五好作文!進步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