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建設的育人意義
習慣是一顆種子
對於很多“過來人”,幼兒園到小學,算不上特別重要的時期,但對於一年級10班班主任娜老師來說,這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因為它可以帶給孩子一個新起點。娜老師知道影響孩子未來的很多習慣都是在這個時期養成的,所以她特別注意每個孩子的行為習慣,也希望能盡全力幫助孩子們。
打鉤的筆記本
小睿剛剛步入小學,成了娜老師班中的一個孩子,引起娜老師的特殊注意還是因為一次班會的自我推薦環節,小睿第一個勇敢舉手,自信地發言,被大家一致推舉為體育委員。但這個體育委員,也讓娜老師費起心來,因為這個班級帶頭人有時並沒有發揮他的積極作用,小睿的身上總是會出現很多“狀況”:上課幾分鍾了,課本還沒有找到;經常漏寫作業;等等。
為了讓小睿養成良好的習慣,娜老師教給小睿很多整理物品的方法。
為了防止他上課時找不到課本,娜老師在小睿每天放學後和他一起查看第二天的課程安排,並且耐心地對他說:“帶好明天所學的課本及需要的資料,小睿你可以試著給它們找一個固定位置,這樣找起來會更方便。”小睿回家後也開始按照課程表一門一門地整理課本,還學會課間休息時準備出下節課所需的課本。這天上午課程結束後,他想起老師說的話,還嚐試在午休時間自己整理課桌,分類擺放資料。
針對漏寫作業的情況,娜老師在一堂班會上宣布:“小睿最近一直都能做到上課前就準備出課本,進步很大,獎勵他一個小筆記本,希望其他小朋友也向他學習。”小睿得到了獎品非常開心,放學後立即跑去問娜老師:“老師,我可以用這個筆記本做什麽呢?”看著一臉疑惑的小睿,娜老師笑了,摸著他的小腦袋說道:“小睿,你可以把一天中每位老師布置的作業全部記錄在小本子上,回家逐項完成,並且可以在完成項的後麵打上一個鉤,這樣你就很容易知道哪些作業做了,哪些作業沒做。”小睿聽到娜老師的建議,非常開心,從此每天都使用這種方法,很少出現漏寫作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