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暖花開:楊剛與海澱區中關村第二小學

教學互動新方法

字體:16+-

變教為學?教師少說話,學生多活動?這怎麽能行呢!中關村第二小學老師有關“變教為學”相關介紹的講座,如同丟入清淺池塘的石頭,激起了層層漣漪。

“老師,這樣做是不行的。”首先發問的是洛桑達培老師,他也是這個培訓班的班長。“我是在玉樹州八一孤兒學校教學的,我們這裏的孩子太淘氣了,如果讓他們自己去學習,他們一定是不會好好按照要求學習的。”

“老師,我們是受到教學進度製約的。”多傑才旦老師也激動地站了起來,搓著手掌說道:“一節課隻學習這麽一點點的知識,到最後學生成績不好,我們的工資是要被扣掉的。”

靦腆的拉吉卓瑪老師點點頭:“如果一節課全讓學生討論,哪裏有時間做練習?我們要是把練習留回家做,第二天肯定還是空白。家長根本就不管,家長總覺得讀書沒有挖蟲草重要。甚至他們還會在我們家訪的時候,用‘一季蟲草掙的錢比你們老師一年的工資都要高’這樣的語言來反駁我們。”

安基德老師“噌”地站起來,很激動地說:“我們講得多學生練得多,家長都覺得學習不重要,如果我們不講,隻讓學生討論學習,我覺得用不了一周,我們的家長就把學生領走了。”

安基德老師的話讓老師們都笑起來了。大家不住地點頭,互相之間小聲說道:“是呀是呀,這個確實很可能發生。”

兩天前,鄭麗麗老師以中關村第二小學實施“變教為學”實踐者的身份來到了海拔3700米的玉樹。中關村第二小學的老師對它的印象,始終停留在2010年:四麵環山、道路不通,彼時突遭地震的人們麵對鏡頭,每個人臉上的高原紅瑟瑟地發抖,眼睛裏透著慌亂。時隔5年,再走進玉樹:規整的城市布局,秩序井然的街道,一切都是這麽的現代化,讓人覺得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