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暖花開:楊剛與海澱區中關村第二小學

在支教中成就自我

字體:16+-

在北京市平穀區峪口小學支教一年的工作經曆是楊勁鬆老師永遠都不會忘記的經曆。

看到楊老師的到來,峪口小學的校長、老師們都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作為北京名校英語學科的一名老師,楊老師認為,向農村老師們傳遞教改信息、與老師們積極踐行課堂教學改革、在教研及科研活動中介紹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指導老師們的課堂教學工作。開學初,學校校長在全體老師會議上,安排了峪口學區英語教研組長拜楊老師為師,要楊老師深入課堂,隨堂聽課,並對峪口學區下屬五個完小的英語教學進行跟蹤指導。當時楊老師頓時感覺壓力很大!他把這個情況向楊校長做了匯報,楊校長給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這份鼓勵也更加增強了楊老師對幹好這份工作的信心。他的徒弟田老師是學區的星級教師。通過教導處領導的介紹,楊老師得知田老師工作踏實肯幹,善於鑽研,自身具備良好的素質。為此,楊老師首先製訂好了師徒幫扶計劃,並在田老師一有空堂課時,就幫助她備課、研究教材教法,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經常坐在一起探討教學。在學區評優課中,田老師脫穎而出,受到學區領導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並被推舉參加了整個平穀區的評優課。

除了平時經常走進課堂聽課、評課外,楊老師的另一項重點工作是負責六年級畢業班的英語教學。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呢?通過觀察,楊老師發現:郊區,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孩子文化知識不如城裏的孩子豐富,由於父母文化水平的局限、教育觀念的偏差,家長對孩子缺乏必要的激勵和引導,關注孩子學習情況的也很少,孩子回到家裏要麽看電視,要麽在外麵玩耍,各方麵的發展大都是純粹的“自然狀態”。英語學習對這裏的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想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歡上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一旦產生畏難情緒,就根本無法再繼續學習下去了。為此,楊老師采取了一些好方法,首先就是給班上的同學起英文名字,並讓他們建立自信。第一節課上,楊老師向大家介紹自己:“I am Mr. Yang. YANG,Y is for Young,A is for Amazing,N is for Nice,G is for Great. (我是楊老師。YANG,Y代表年輕,A代表神奇,N代表優秀,G代表偉大)所以楊老師是一個年輕的、神奇的、優秀的、偉大的老師。”看到學生們被這個自我介紹吸引住了,楊老師趁熱打鐵:“你們也都給自己選個高端、大氣的英文名字吧!”說著,他把早已經準備好的幾十個英文名字展示給大家。“老師,我選Jack!”“老師,我選Alan! ” “老師,這個名字怎麽念?”……一節課下來,孩子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英文名字,他們興奮極了!“這節課的作業就是每個人都去查一查你的名字都能用哪些詞來形容,如果你不知道怎麽辦,就去查查英文字典吧!”楊老師又說到。這樣,一周後有80%的學生都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英文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