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

第一節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概念與模式

字體:16+-

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概念界定

(一)課程實施

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課程實施逐漸進入教育熱點問題的研究範疇。福蘭認為,課程實施是把一項課程改革付諸實踐的過程,其核心是實踐中發生改革的程度和影響改革程度的因素。90年代,斯奈德、柏林和薩姆沃爾特從忠實觀、相互調適觀和課程締造觀等三個角度分析課程的實施,提出課程實施是一個計劃好的課程被教師執行的過程,是一個預期的課程在實際中運用的情況[1]。

關於課程實施的涵義莫衷一是,有的定義將課程實施放在廣義上研究,認為課程實施是把編製好的課程具體化,並使之發生效用的過程。在這裏,它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做出課程計劃的決定;第二階段是實施或最初使用階段;第三階段是常規化或製度化階段。有的學者從狹義的角度研究,認為課程實施僅指第二階段,其實質就是教學[2]。課程計劃是對課程變革的理想及實現這種理想的具體方案的製訂。課程實施是將編製好的課程計劃付諸實際的過程,是實際預期的課程理想,達到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3]。課程計劃與課程實施是理想與現實、預期的結果與實現結果的過程之間的關係。

課程實施的取向是對課程實施過程本質的不同認識以及支配這些認識的相應的課程價值觀。課程實施的取向集中表現在對課程變革計劃的實施,美國課程學者辛德爾、波林和紮姆沃特提出課程實施有三個基本取向,即“忠實取向”“相互適應取向”與“課程創生取向”。課程實施的忠實取向認為,課程實施過程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變革計劃的過程。衡量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基本標準即是課程實施過程對預定的課程變革計劃的實現程度。從忠實取向來看,“課程實施”的涵義則是指教師對課程計劃或課程方案等具體觀念在實踐中執行的過程。課程實施的相互適應取向認為,課程實施過程是課程變革計劃與班級或學校實踐情境在課程目標、內容、方法、組織模式諸方麵相互調整、改變與適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