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學教育研究方法

一、主流與邊緣:簡要的回顧

字體:16+-

1.主流中的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設並確定具有因果關係的各種變量,然後使用某些經過檢測的工具對這些變量進行測量和分析,從而驗證研究者預定的假設。西方自啟蒙運動以來所產生的科學技術,使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麵取得了輝煌成就。在輝煌的成就麵前,人們對科學的態度由喜愛而走上了崇拜,進而形成了科學主義。在科學主義的指導下,無論是自然還是人都成了科學方法作用的對象,科學成了世界的主宰。“科學既是適合合理性的評判標準,又是知識合法性的衡量尺度,惟有進入科學之域,知識才有合理性並獲得合法性。”[3]科學主義在教育領域的盛行,導致了定量研究統轄教育研究成為必然。

德國學者梅伊曼和拉伊在20世紀初提出並創立了“實驗教育學”,他們認為實驗教育學研究的對象應是可由實驗證災的普通事實,通過對事實的實驗研究、分析結果,從中推導出各種教育原則,用以指導並接受實踐的檢驗。與此同時,隨著對兒童研究的重視和心理學理論的發展,人們更強調用嚴格的觀察、統計、實驗來研究教育。法國心理學家比奈、西蒙於1905年公布的《智力量表》標誌著智力測驗運動的誕生,它借助於對人類智力的定量描述,在現代教育的“科學化”進程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桑代代克則提出了“所有的存在都表現為一定的數量”[4]強調要對所收集的信息作精確的定量處理。從20世紀初到30年代,絕大多數教育研究是定量取向的,這個時期可以說是定量研究的全盛時期。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現代化的技術成果運用到教育研究領域之中,定量研究的地位又一次提升,斯金納的“機器教學”理論更是使教育研究中定量化傾向走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