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箱庭療法的心理臨床

第十二章 箱庭療法提升心理複原力的嚐試

字體:16+-

20世紀70年代中期,心理學家Anthony 挑選了24個出身於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的孩子進行追蹤研究,結果發現24個孩子中隻有8個像其父母一樣出現精神疾病或有相同的困擾,另外16個孩子都健康地成長,成年之後都很正常。Anthony(1974)把這些兒童稱為“適應良好的兒童”。這就是心理複原力概念的萌芽。其後Rutter等人(1990)也注意到有的兒童與青少年暴露在高危中卻能適應良好,這些青少年似乎具有某種抗壓能力或某些保護因子,從而得以在壓力或挫折情境下免除身心障礙的危險。這個現象促使研究者提出“心理複原力”和“保護因子”的假說。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心理複原力研究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許多研究者針對心理複原力的概念、結構、作用機製等做了大量探討,研究對象也從兒童擴展到各個年齡段(徐謙,鄭日昌,2007)。我國對心理複原力的研究始於1999年台灣9.21地震的發生,汶川大地震則掀起了大陸學界對心理複原力的研究熱潮。心理複原力有助於逆境中個體幸福感的增加和創傷後的成長,已成為積極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Fredrickson et al., 2003)。

本章將簡要介紹心理複原力及其幹預研究,以及心理複原力與箱庭療法的相關研究,並著重介紹一個采用團體箱庭療法幹預大學生心理複原力的嚐試性研究,以期為心理複原力的幹預提供一點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