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潤德澤:廣州文德路小學的教育故事

二、暖化心靈的藝術

字體:16+-

1991年3月至2002年4月,梁妙儀在文德路小學任職校長。她認為,教育就是暖化心靈的藝術。正是在這種教育觀的引領下,這一時期,文德路小學開啟了“發展健康心理,全麵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教育實驗,構建出“全員參與,全麵關愛,全程輔導”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辦學特色。

(一)暖化心靈的藝術:孩子的需要

少年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世界活躍激**。他們直率、勇敢、熱情,往往由於精力過剩和易於激動而產生缺點,出現錯誤。一般地說,這些缺點和錯誤,大都是一些心理障礙或心理不平衡現象,教師如果看得過重,過於粗暴和苛求,就容易扼殺孩子心靈的生機,使他們在責難中生活學習,可能給心靈帶來各種壓抑和創傷。尤其是處在社會轉型期的少年兒童,心理問題日益增多,而且每一個孩子的心理發展都有獨特的環境,每一個孩子的心理影響也各有不同。例如,現代家庭獨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富裕家庭子女的高消費,破碎家庭子女的孤獨感等,給孩子們造成種種心理困擾。

“暖化心靈的藝術”的教育成果

在當時的“全國十佳少年”精神感召下,文德路小學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追求進步,出現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局麵。例如,被同學、家長、教師公認的全麵發展的榜樣張睿同學,連續六年保持“三好學生”稱號,被評為廣州市小學生“學習標兵”。但是,文德路小學每個班上,總有幾個紀律鬆懈、損壞公物、欺負同學、擾亂課堂的“後進生”。當他們受到勸告、批評時,有的自我調節,平衡心理;有的背道而馳,逆反更甚。

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在人的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是提高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術素質、身體素質等的中介和核心,為素質的全麵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新時期的教育改革,已經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由局部的、學科的改革,轉為整體的、綜合的改革,著重把握人的全麵發展教育的內在聯係和相互關係。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中學、大學,都要圍繞心理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麵的發展。於是,文德路小學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切入點,開啟了“暖化心靈的藝術”的實踐探索。